品质课堂·莞外表达——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23年教学开放日活动回顾

发布日期:2023-04-16来源: 作者: 点击数:


相约莞外,共赴盛事。2023年4月13日,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举行以“品质课堂·莞外表达”为主题的教学开放日活动。本次教学开放日活动,高中部共提供36节推荐课,展现莞外课堂魅力,彰显莞外学子风范。市内外各校教育专家、领导、同仁莅临莞外,近距离体验莞外品质课堂的魅力。

A7C6

来莞外,赴一场四月里最美的相约。活动当天,莞外宾客盈门,接待组老师们热情接待、引导来宾们,为来宾们送上资料。体育馆门前,莞外管乐团演奏吸引宾客们驻足欣赏,

D86A

EAEC

(接待组老师们热情接待)

D132

BFA9

(学校广场人群熙攘,热闹非凡)

D7D7

(我校管乐团演奏,热烈欢迎来宾)

课堂上,教师们神采飞扬,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精彩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魅力。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氛围活跃。听课教师们热情高涨,或记好笔记,或拍照记录,全神贯注聆听课题,沉浸式体验莞外鲜活高效课堂。

C737

F636

(一尺方凳,一颗丹心,听课老师们的热情洋溢课室内外)

D119

(听课老师认真记录)

A888

10F76

10950

12384

E17A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语文科组

授课老师:蓝敏思老师    课题:《女性意识觉醒——统编教材文学类文本比较阅读》

设计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以“女性意识觉醒”这个主题带领展开统编教材文学类文本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孔雀东南飞》《窦娥冤》《祝福》《玩偶之家》中女性形象的异同,引导学生为《玩偶之家》的娜拉续写出走后的故事结局,并思考评价人物命运走向及时代环境对女性命运的影响,高质量地突破了传统单篇文本教学模式,把群文阅读和自主探究、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教会学生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视角解读文本。

ABB4

CADC

授课老师:关小茶老师    课题:《让议论文走向深刻——阐释句写作指导》

该课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高考真题为依托,引导学生辨析高考议论文文段,请学生代表讲解优秀习作文段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归纳阐释句的常见写作方法;又创设真实高效的议论文日常写作情境和引入广东省一模作文真题写作语境,布置写作任务,带领学生随堂写作,由知到行,扎实掌握了写好阐释句的方法。

B425

C065

授课老师:唐钰淳老师    课题:《从祥林嫂形象透视小人物命运》

围绕“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两个要点,布置学生“画祥林嫂形象”和“绘命运走向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引导学生通过抓文本关键处分析祥林嫂形象,探讨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成因,由祥林嫂人物特点归纳总结“小人物”群像特点,学生既掌握了“由个别到一般”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又提升了思维能力。

E413

ADC3

专家点评: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孙健老师点评关小茶老师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匹配对应,为高三后期如何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深刻等级提供了良好的示范经验。唐钰淳老师整节课在单篇文本精读设计中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BF7E

7E87

数学科组

授课老师:桂林峰老师    课题:《平面与平面垂直》

课题内容为空间中面面垂直的关系,从生活中的事例到知识点的引出,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总结归纳二面角的概念,感受空间中平面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个环节和活动,提升了空间思维和实现了锻炼思辨能力的既定教学目标。

BB8A

F25A

授课老师:洪俊韬老师    课题:《正态分布》

课题内容为生活中一常见的正态分布,通过高尔顿板的实验让学生体会观察,正态分布的图形和性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个环节和活动,实现了增强文化意识和锻炼思辨能力的既定教学目标。

B862

授课老师:张志杰老师    课题:《立体几何中求点的坐标》

张志杰老师重视学生的基础性,稳扎稳打,从建系到找关键点找出之间的关系再求出点坐标,引导学生阅读、翻译、组合条件,难度层层递进。学生通过横向与纵向的训练,加深了对建系以及点坐标的求法的理解,拓展了解题的思路。

9778

专家点评:

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岑君良老师对于桂林峰老师表现和课堂实践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同时也针对课堂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洪俊韬老师课题得到了东莞中学高中数学高级教师于涛老师的肯定,于老师认为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有趣,稳抓学生注意力;巧用网络画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同时于老师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本课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于涛老师对张志杰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指出了思维与习惯扎根的重要性,并给出了进一步优化建议。

109F8

英语科组

授课老师:刘帼炜老师    课题U14 Happiness: Reading and Thinking

课题内容围绕丹麦国家公民幸福感强的原因开展,通过创设语境,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总结归纳丹麦人幸福感强的因素和例子,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价值取向。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迁移与创新,将所学迁移运用,思考在莞外学习生活感到幸福的因素,并积极发言。

670B

授课老师:黄璐老师    课题Unit 2 Iconic Attractions

课题内容为阅读关于澳大利亚标志性风物的博客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鉴赏其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并介绍一个地方的标志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个环节和活动,实现了增强文化意识和锻炼思辨能力的既定教学目标。

DF3A

授课老师:梁泉老师    课题:读后续写指导课

梁泉副主任的读后续写指导课“Continuation Writing:Developing Plot through Character Change, Conflict and Action and Desire Fulfillment”,梁副主任另辟蹊径,从故事的人物、人物的变化、核心冲突、核心动作、自我成就以及故事梗概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的分析与思考,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指导

736C

专家点评:

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乔志芳老师对刘帼炜老师授课表现和课堂实践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同时也针对课堂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乔志芳老师肯定了黄璐老师的课题,认为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有趣,契合时事;教学流程逻辑清晰,很好地践行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同时乔老师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本课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东莞外国语学校的刘守君副校长对梁泉副主任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高度肯定了梁泉副主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研究精神,并指出了读后续写课堂中读的重要性以及写的必要性。

95BD

外教口语课

授课老师:Debbie老师    课题<My Favourite Things>

来自南非的Debbie老师用热情洋溢的问好开始了主题为<My Favourite Things>的外教口语公开课。课上,Debbie老师通过视频、游戏、角色对话以及演讲等环节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鼓励同学们开口讲英语。在Debbie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走上讲台自信地分享各自的体验,课堂气氛轻松而热烈。

10FE0

授课老师:Baker老师    课题<American Idioms and Phrasal Verbs>

来自美国的Baker老师公开课主题为<American Idioms and Phrasal Verbs>Baker老师从最基础的见面问好方式开始,分享了美国年轻人之间流行的地道说法。随后他讲授了很多美国俚语的含义和用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文化分享。在Baker老师课堂上,同学们了解到了课本之外的语言与文化常识。

CA0B

物理科组

授课老师:赵鹏捷老师    课题:《宇宙航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建模式教学》

以宇宙航行为主题,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建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分析宇宙航行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引导学生从宇宙导航、航天器设计和宇宙探测等方面的知识入手,激起学生兴趣。在课堂上,赵鹏捷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宇宙航行的神秘和迷人之处。此外,他还为学生设置了一系列的探究问题,并激发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创新设计等多种核心素养。通过这种情境建模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扩展自己的物理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出实践应用、科技创新等多种综合能力。

B013

授课老师:伍洪星老师    课题:《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建模式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采用情境建模式教学。他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此外,伍老师还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物理问题的本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伍老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并让学生领略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在伍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践操作,积极探索自己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

E57E

授课老师:程越老师    课题:《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建模式教学》

围绕电磁感应定律展开,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建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以及近 6 年的电磁感应高考真题,自上而下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本质和作用,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互动环节中,程越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学生逐渐掌握了物理知识,增加了对现实生活中电磁感应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技能。同时,这种情境建模式的教学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BE43

专家点评: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温伟锋老师、东莞中学高中物理科组长吴泽鑫老师分别对我校三位教师的推荐课进行了评课。两位专家从物理的核心素养出发,结合高考无情景、无思维不命题的原则,分别给予三位老师高度评价。

104D9

化学科组

授课老师:郭丽平老师    课题:《基于模型建构的原电池初探》

郭老师从情景导入、实验探究、原理探析、模型构建以及模型应用等五个环节展开对原电池的探析,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符号语言、最后到建模和应用,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CFD7

授课老师:黄伟平老师    课题:《原电池的发展》

黄老师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从生活中的新能源汽车出发,层层递进,不断启发学生对原电池装置评价、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改进,从而实现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隔膜电池——固态电池的教学进阶,最后通过展示宁德时代通过研发锂离子电池获取巨额财富和19年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事迹,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化学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

8A04

授课老师:莫秋勇老师    课题:《平衡视域下的电化学应用——浓差电池》

莫老师从电化学常考点入手,抓住核心知识,找准合适载体,进行知识综合利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平衡思想对新型电化学题进行分析、掌握浓差电池正负极判断及电化学基本解题思路。

101A3

专家点评: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文肖老师带团队参与听评课,王文肖老师点评:三位年轻老师课程的设置是主题式的教学,这符合现在东莞推行的双新政策的建设。三堂课的共同特点都是进行了模型构建,抓住了电化学的装置,就是抓住了做题的核心,并且不仅仅建立模型,还进行了模型的应用。高一采用活动教学,让学生上黑板去画图,现在高考题考验学生的作图能力,这是学生的一个痛点,可以在日常中训练;高二对于手持技术的运用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带领学生提取文献中的信息,这符合现在高考题目设置的趋势;高三运用平衡的思想来解决浓差电池的问题,让人耳目一新,授课教师经验老道,紧抓高考题的切入点。

C97B

生物科组

授课老师:罗翠婷老师    课题:《基因突变——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课例》

课堂中使用新颖的教具使抽象的微观概念具象化,对基因突变的类型、影响、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

6D37

授课老师:苏梦婷老师    课题:《痛击肥胖——以糖类和脂质知识落实科学思维的提升》

课堂以肥胖的原因、危害、解决方法为脉络,在情景中落实知识,在问题探索中提升科学思维。

C545

授课老师:刘文华老师    课题:《光合作用二轮复习》

课堂以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为情景,对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条件、影响因素相关的高考题进行深度剖析,突破了学生的审题、解题困境。

8D5E

专家点评: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常晓芳老师、东莞实验中学高中生物石仕银老师分别对我校三位教师的推荐课进行了评课。两位专家老师在课堂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效率等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对课堂中可优化的部分环节提出建议。

C2B7

D9E0

政治科组

授课老师:张晓钟老师    课题:《法治政府——法治意识的落地生成》

张晓钟老师以东莞市对电动自行车乱象的治理案例为情境,以项目式学习任务为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法治政府的内涵。并通过开展“解决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难题”座谈会,让学生真实体验民主决策的过程。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和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

A6A6

授课老师:张欣老师    课题:情系天伦,父亲病房里的故事——《法律与生活》大单元议题式教学

张欣老师以法律与生活为主题,紧扣现实生活,该课从孝道入手,以“父亲病房”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对公民民事权益、家庭财产继承、法律与孝道关系等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激烈讨论,课堂氛围时而温馨,时而高潮迭起,学生真情流露,情境获得感悟该课设计新颖情感真切,体现出孝道与法律的完美结合,是一节别开生面,有意义、有意境的高效课堂。

EB78

授课老师:刘婵娟老师    课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国企改革三年收官》

刘婵娟老师以国有企业改革三年收官之作时政热点作为情境学生研读热点小组讨论回归书本,通过时政术语的学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构建知识体系。同时通过习题演练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通过小组头脑风暴活动,读取关键词契合考点,培养学生的主观题解题技巧。

A6DE

专家点评:市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岳欢点评莞外开放日的高中政治课堂是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是感染力强有温度的课堂,是学生真正参与有效果的品质课堂。

B7B7

历史科组

授课老师:张栩杨老师    课题:《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张老师以问题导入,用史料实证的史学研究方法,构建本课学习模式,通过直观数据让学生理性思考应该如何终结战争,从而实现价值观的升华,增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B624

授课老师:邱秀钿老师    课题:《新旧集团的博弈——楚汉战争背后的政治转型》

邱老师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制造思维冲突,层层推动教学,从制度延伸到政治理性问题,增强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制度背后的文化认同问题,落实家国情怀。

BEAB

授课老师:庞晓林老师    课题:《“吃货”老师的自我修养——餐桌上的中国史》

庞老师将社会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交流、国家治理改革等内容整合后以饮食的视角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生成问题、追踪问题、解释问题、迁移问题”的习惯。

B331

专家点评:此次历史教学开放日活动同时也是东莞市曹军辉、付昭权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暨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高中历史教研基地(东莞)研修活动。

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曹军辉老师、东莞市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赵晓东老师进行点评:张栩杨老师的课具有鲜明的人文向度,思维深度,让学生在怀疑的过程中进行求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理解能力。邱秀钿老师的课能基于学生基础创设问题,课堂氛围活跃;逻辑清晰,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重难点突出,灵魂点聚焦,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庞晓林老师的课能够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情境中生成问题,符合新高考命题理念,课题内容充实有趣,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彰显了“莞外表达”的特色。

669E

7CED

地理科组

授课老师:邹明轩老师    课题:《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堂课创设探究情境,以“郑州崛起”和“高铁时代”两个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对两个案例进行探究,阐释了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两大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课堂后半段设计了对东莞铁路发展的本土化地理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去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CA6B

授课老师:李晓丹老师    课题:《逐日而行,向阳而生——太阳方位的判读与应用》

是一节知识量大、融合性强、难度大的课堂。课堂系统清晰,细节明确,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解决问题。课堂轻松而愉快,鲜活而灵动,通过引导学生读图、画图、析图轻轻松松落实学科重点知识,突破学科难点知识。

BD33

授课老师:严桃老师    课题:《区域协同发展——深汕合作探究》

该课格局大,融合性强,教学设计新颖,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好,对课标的理解与落实到位;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色:良好的表达能力、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等,这是老师长期在课堂上引导与训练的结果。

E1B4

专家点评:东莞市高中地理教研员邱荣华老师评课,邹明轩老师整堂课活动多样,教学形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课题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好。李晓丹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师生角色明确,老师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师生互教互学彼此成长。结合严桃老师课题,对高三课如何上,提出几点指导:1、二轮复习中,地理各要素要打通,甚至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2、高三习题评讲课,多渗透学生活动,让学生展示思维,进行引导,要看到学生与老师生活阅历的差异;3、教师要多研究命题,把握好复习方向。

C9FE

心理科组

授课老师:李嘉诚老师    课题:《职业兴趣探索》

课题内容从学生的职业兴趣角度出发,以具象化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为载体,帮助学生澄清当前职业兴趣方向,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初步规划自己的兴趣发展计划。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参与课堂分享。

ECF1

专家点评:东莞市肖健美名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参与评课,工作室肖健美、肖芳、彭如心等各位老师对于课堂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也针对课堂内容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课堂新的思考,心理健康科组各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A4AB

信息技术科组

授课老师:李炳锐老师    课题:《python循环结构》

李老师从项目式学习入手,把教学内容分解成项目的几个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实现教学目的,李老师在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上台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突破教学中重难点。

7FD6

专家点评:东莞中学正高级教师唐章辉老师评课中表示,本节课所使用的项目式学习方法正是目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课堂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李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学习资料的准备、教学环节的设置给予积极的评价,同时也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989E

体育科组

授课老师:胡旭洋老师    课题:《足球:快速反击2对1进攻配合+体能》

结合“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教学思路,采用“大小方阵”,分组练习、男女混合编排一组投入练习提高足球整体水平。根据高中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制定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足球项目学习当中体验了乐趣。

CCF2

CEE7

专家点评:东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带头人李俊清老师表示,上课的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整堂课非常流畅。东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邓桂敏老师表示,胡老师教学语言中气十足,教学能力很强,形象和气质上非常符合一名体育老师的标准。两位专家都对这节体育课给予肯定与赞扬,也为胡旭洋老师提出专业性的指导与建议。

BF98

音乐科组

授课老师:卢顺红老师    课题:《飞舞的鲜花》——舞蹈编创与表演

CDAD

专家点评:东莞市高中音乐教研员呼延丽霖东莞市学科带头人李心康老师进行点评卢顺红老师执教的高中部舞蹈表演与编创《飞舞的鲜花》, 在规定的主题中,积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想象。生活情境元素巧妙地融入舞蹈教育教学中,以和谐、亲近、启发式的语言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动作模仿、动作试验、即兴探索等手段打破学生对编创舞蹈的畏惧感。在教育舞蹈的视野中,设计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不断提升舞蹈编创和表演的能力。

E3CB

美术科组

授课老师:刘嫄老师    课题:《蒙娜丽莎》的“谜”之微笑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蒙娜丽莎》的思考。这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课题特点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在教学的细微处落实美术的核心素养。师生互动环节呈现出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素质,使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9B1E

专家点评: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黄旭穰老师、东莞市教育学会美术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梁光海老师以及东莞市的其他同仁们对此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嫄老师授课十分精彩,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深度学习的理念,教学环节连贯科学,环环紧扣,学生通过任务探究,在实践的过程中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A6DB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携手共进,同行致远。本次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各高中学校听课教师交流分享,与教育同行研讨互鉴,凝练了教学经验,推动了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未来,莞外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以道劲笔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高中部各科组、李艳珊

编辑:杨笛

初审:高中部各科组

复审:魏德才

终审:蔡俊宁